欢迎来到爱思文秘网!

【汶川灾后重建的感受】汶川灾后重建紧锣密鼓测绘专项建设亦稳步推进

地震 时间:2020-12-19

【www.98iis.net--地震】

5月11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两周年之际,国家测绘局在成都召开四川灾后恢复重建测绘专项建设工程中期工作会议。会议通报了工程进展情况:截至2010年4月底,累计完成项目总任务的40%,今年年底完成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全部工程将于2011年6月底前竣工。国家测绘局副局长李维森出席会议并讲话。
  “5·12”汶川特大地震对四川省测绘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为尽快恢复受损测绘基础设施,形成全面、高效的测绘保障服务能力,四川测绘局开展了全省灾后恢复重建测绘专项规划,相关内容列入国家汶川地震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并争取到中央财政投资2.551亿元。国家测绘局委托四川测绘局组织实施该专项,陕西测绘局、黑龙江测绘局、重庆测绘院等13家单位共同参与。项目启动以来,航空航天遥感影像获取、空间定位基准恢复重建、地图测制等8个子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果。
  航空、航天遥感影像获取,目前已完成1:1万测图航空摄影3.4万平方千米,采购已有航摄资料2.5万平方千米,占任务总量的67%,今年6月底前将完成剩余航摄任务;已采购中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16万平方千米、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1.9万平方千米,占任务总量的78%,剩余部分9月底完成。
  空间定位基准恢复重建,已完成全部180个GPS B级点、600个C级点和一、二、三等水准点普查、选埋,正在开展GPS点观测及水准路线测量,基本完成GPS连续运行站全部站点选址、设计工作,年底将完成空间定位基准恢复重建主体工程建设,内业数据处理及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计算计划2011年5月底完成。
  地图测制,目前已完成任务总量的37%,包括1:1万测图像片控制2600幅、室内测图1700幅、数字正摄影像生产1900幅、外业调绘950幅,完成1:2000、1:5万测图技术设计,计划2011年4月全面完成地图测制、数据生产、地图印刷工作。
  灾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目前已完成数据库设计,开发了数据库管理软件,2011年4月底完成最后一批数据入库。
  灾情监测与评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计划今年11月建成,它将实现不同阶段、各种尺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专题数据的检索、查询、对比分析,为各级政府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测绘应急保障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基础地理信息共享制度、应急影像快速获取及快速纠正处理系统、地图数据快速更新系统、应急图件快速出图系统、数据快速传输及存储系统建设及《汶川地震灾害地图集》编印6项内容,目前已完成图集编印等工作,计划今年11月底全部完成。
  灾区数字城市建设,已完成数字绵阳、数字广元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立项,全部工作2011年6月底前完成。
  建立原北川县城三维景观模型,计划今年年底完成,它依托三维建模技术,构建原北川县城震后真实三维景观模型,实现震后原北川县城真实场景再现、浏览、查询。
  李维森在讲话中对各项目建设单位精诚团结、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共同推进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七点要求:一是进一步加强项目组织管理,加快项目建设进程,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项目推进速度,力争实现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二是加大影像获取力度,确保项目正常开展。四川是全国航空航天遥感影像获取特困地区,航空摄影迟缓已经严重影响项目建设整体进程。各影像获取单位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紧迫感,以“倒计时”方式开展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种应对措施,加快影像获取,确保项目后续工作尽快开展。三是严格资金管理,加大预算执行力度,确保专款专用,努力做到项目实际进展与预算执行匹配。四是按照边建设、边应用的原则,尽快向社会推出一批具有亮点与创新点的成果和产品,打造测绘品牌。五是开展技术攻关,推进测绘科技创新,尽快将SAR测图系统等高新技术应用于项目建设。同时加强质量管理,创建精品工程。六是强化安全意识,狠抓安全生产,确保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七是加强宣传工作,及时报道测绘队员展现出的“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项目建设取得的成果及发挥的效益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国家测绘局国土测绘司、四川测绘局有关领导及参加项目建设的13家单位代表参加会议。大家交流了项目进展情况,总结了经验,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本文来源:http://www.98iis.net/chuizhixitong/67481/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