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爱思文秘网!

曾培淦|曾培炎在“东北亚名人会”第五次会议上发表演讲

会议致辞 时间:2020-12-16

【www.98iis.net--会议致辞】

今天,来到景色秀丽、具有1300年历史的名城奈良,与各位共同出席东北亚名人会第五次会议,我感到十分高兴。首先,我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东北亚名人会从四年前举行第一次会议以来,为中日韩人民增进友谊、加深了解、扩大交流与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三国间高层次、机制化交流的平台,受到了政界、商界、学界以及媒体的广泛关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带来了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东北亚地区也受到影响。目前各国正朝着化解危机,逐步复苏的方向发展。本次会议将“变化中的世界与中日韩的作用”作为主题,反映了三国政府与人民的共同关切。我相信,这次会议将对促进三国开展务实合作,共同应对后危机时代的挑战发挥积极作用。
  二十一世纪的头十年,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动向。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增长重心向亚洲转移,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上升。全球气候变化、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能力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制约因素,引起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深刻改变了全球产业分工格局。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增长遇到了严重挫折。危机发生后,各国采取了规模和力度空前的金融救援和经济刺激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现在,国际金融市场趋于稳定,世界经济最坏时期已经过去。但是需要警惕的是,影响全面复苏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部分国家出现了债务危机,旧的国际金融体制亟需改革,金融市场信心提升还需要时间,主要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投资、出口、需求尚未全面恢复,许多国家财政赤字压力加大,通货膨胀预期上升,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这一切表明,世界经济好转的基础尚不稳固,全面复苏将是缓慢和曲折的过程。
  反思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有关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不当,金融机构片面追逐利润而过度扩张,金融监管能力与金融创新不匹配,金融衍生产品过度杠杆化,使风险不断积聚和扩散。这次危机也暴露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金融体系、发展方式、贸易格局等方面存在的弊端和缺陷。世界上很多有识之士开始重新审视既有的经济增长模式,提出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必须“重新思考、重新设计、重新建造”。
  因此,危机后亟需进行一系列重大的改革调整和观念转变。这就要求我们从战略的高度、全球的视角、长远的角度,转变观念、拓宽视野和广开思路,在变化中的世界承担起符合自身角色的社会责任和国际责任,推动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针对后危机时代各种复杂的问题,东亚国家应当明确提出我们的主张。我认为,以下观点值得各位名人们研究思考。
  首先,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金融危机使经济全球化进程受到影响。去年4月,在伦敦召开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各主要经济体共同商讨关于全球经济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其作用值得肯定。但是,随着危机的缓解,当初国际社会所展现出的协作精神有所动摇,一些与全球化背道而驰的观点和做法日益凸现。有的国家口头上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在行动上却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在汇率问题上做文章,这种做法不但拯救不了世界经济,反而会加剧贸易摩擦和投资争端。当前,世界经济失衡现象仍很严重。要解决失衡问题,根本途径是,各国要改变发展模式、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的历史还表明,国际贸易的扩大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东亚国家的经济腾飞也得益于全球化。当今世界,认同和支持全球化仍是国际社会的主流,中日韩更应具共识,加强彼此间的真诚合作,开展经济对策讨论,加强政策协调,率先打破贸易壁垒,在促进全球经济尽快复苏和实现公平交易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第二,注重发展绿色经济。当今世界,气候变化问题已经超越国界,成为全球性问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是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基础和行动指南,2007年又制定了“巴厘路线图”。全球逐步兴起一股绿色浪潮,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社会、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与整体性。各国纷纷出台税收、贷款等政策,支持环境保护、可再生能源、生态农业等产业。绿色发展要求我们减少经济增长对资源的消耗,更多地依靠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建设“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转向追求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综合目标。同时也要看到,“绿色经济”将在未来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中日韩都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应当加强绿色产业合作,使绿色产业成为引领东亚下一轮经济增长的新兴产业。
  第三,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内在弊端是导致世界经济失衡和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去年伦敦金融峰会就应对危机达成了多方面共识,如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加强国际金融监管等,但是这些措施尚需进一步落实,全球性的危机防范机制还没有建立。中日韩应当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推动完善金融监管机制,制定普遍接受的监管标准和规范,加强信息披露,对可能产生的系统性风险进行跟踪、监测和及时的干预。我们高兴地看到,上月24日,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正式生效,在12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库中,中日韩出资占80%。为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中日韩应当在区域财政金融合作中进一步发挥主要推动作用,增强这一地区抵御风险的能力。
  远亲不如近邻,中日韩三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友好相处、合作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之间就开始了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结下了相互学习、彼此借鉴的不解之缘。中国唐代高僧鉴真东渡奈良就是个很好的例证。尽管近代经历了波折,当前也面临区域内外的诸多挑战,但是友好相处、互利合作仍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而相近的文化渊源,更为推进我们彼此间的伙伴关系提供了持久的支撑力量。
  中日韩经济互补性较强,贸易联系紧密。各国之间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劳动力成本差异较大,有利于企业发挥比较优势,开展跨国投资和贸易交往。近十年来,三国之间贸易额翻了两番,从1300亿美元增加到目前的5000多亿美元。三国经济总量已占东北亚的90%,全球的近17%。日本和韩国在经济发展阶段上领先于中国,在经济转型、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等很多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值得中国学习借鉴。
  近两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先后在日本福冈和中国北京举行会议,下月在韩国举行第三次会议。将三国领导人单独举行会议机制化,确立了三国伙伴关系,提出了公开、透明、互信、共利、尊重彼此文化差异的合作原则,并确立了未来合作的方向和具体领域。这一行动标志着我们之间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无论对三国还是亚洲的和平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日韩务实合作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应当不断丰富伙伴关系的内涵,注入深化合作的新元素,从三边、地区、全球三个层面来加强彼此沟通与合作,积极推动建立多层次、多领域、多种形式的协作机制。对此,我愿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履行政治承诺,增进战略互信,保持高层交往,充分利用各层次对话机制,加强在重大问题上的沟通协调,推动三国伙伴关系稳定健康持久发展。
  第二,继续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复苏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与交流。积极支持和推进东盟和中日韩区域外汇储备库建设和亚洲债券市场建设,维护和促进地区经济金融稳定。
  第三,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继续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促进建立开放共赢的多边贸易体制。加快推进中日韩自贸区的联合研究,尽早达成平衡、务实、共赢的中日韩贸易和投资协议。
  第四,扩大交通、物流、海关、信息、科技、环境保护、能源、绿色经济、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合作。中日韩三国经济总量约10万亿美元,在全球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大量大宗资源依靠进口。因此,推动三国建立资源性商品市场协调机制,有利于世界市场的稳定。
  第五,密切人员交流,巩固三国友好的社会基础,扩大三国民间友好往来,推动三国青少年交流实现经常化、制度化。
  第六,共同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开展各方务实讨论,增进共识,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
  推动区域合作不仅需要加强和扩大政府之间的互利合作,而且需要专家、学者、企业家等民间人士之间的第二轨道对话与合作,在政府与非政府框架内开展政治、经济、环保、社会与文化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为三国共建互信的交流平台,共同肩负起维护和平、推动经济增长、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使命。我本人愿意与各位一道,为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繁荣与和谐,为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来源:http://www.98iis.net/yanjiangzhici/66848/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