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爱思文秘网!

四中全会会议公报_四中全会前瞻:“新的伟大工程”再出发

会议致辞 时间:2020-10-28

【www.98iis.net--会议致辞】

四中全会前瞻:“新的伟大工程”再出发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将于9月在北京召开,研究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

15年前,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继承了毛泽东同志把党建称为“伟大的工程”的提法,进一步提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的工程”的命题,在全党获得了热烈反响。

当时,正值邓小平同志发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开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我们党肩负着历史的重任,经受着时代的考验,加强自身建设迫在眉睫。

15年后,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关键时期。十七大的召开,特别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把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课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时隔15年,在喜迎建国60周年的日子里,党的中央全会再次全面研究部署党的自身建设,重大意义不言而喻,重要动向令人关注,重大成果也将影响深远。如何理解这次全会召开的意义和必然性?15年后为何进行战略再部署?此次全会又有哪些看点和亮点?纵览建党88年的历史沧桑,反观当前党的自身建设,历史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全党全国人民正拭目以待、翘首期盼。

“新的伟大工程”再出发

每一次对党建的突出强调和集中部署,都紧随着迎接新的重大战略任务的时代需要和现实背景。知名党建专家、中共中央党校叶笃初教授日前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即将召开的四中全会,既是有针对性地认识解决党的建设问题的战略‘再部署’,更是基于党所处历史方位、瞄准更远大目标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再出发。”

辨方位而正则

我们党的全部历史经验证明,认清党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至关重要。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88年间,我们党的一切重大胜利和发展,都离不开正确认识和把握历史方位。

新时期伊始,邓小平同志就多次向全党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改革开放、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三步走、两个大局、小康社会、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经济特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等重大新概念,都是由此而来的。换句话说,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造,就是从廓清迷误、认清历史方位起步的。

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执政环境发生了两大改变:一是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二是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是党的十六大报告已经明确的。

党的历史方位,永远是我们党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国社会发展、党的自身发展历史进程中的方向标。我们党今天面临的所有挑战和考验,说到底是能不能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能不能准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这是党历史担当的关键。

方位决定方略。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要求党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根据历史发展的规律,在党的建设重大问题上实行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一系列的调整和转变。

十七大报告强调,世情、党情、国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并且在党建问题上部署了五大建设,设定了总目标:“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叶笃初教授认为,这个“四言八句”,饱含新义,其中关键一点是,过去常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现改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多加一个“执”字,意味深长。去年年底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的讲话,重申这个总目标的表述,进一步展示了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内涵和精髓,这个新的表述事实上也就为四中全会作了重要的开题及铺垫。

“辨方位而正则”。在某种意义上,认为四中全会将制定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纲领,并不过分。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党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包括挑战也包括机遇,这是保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全部工作“不落空”的关键,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期根本走向的一大关键。

抓党建“适逢其时”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曾多次明确指出,“这个党不抓不行了”。他在最后的政治谈话中仍念念不忘:“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不出事,就可以放心睡大觉。”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对国际国内局势发生的重大变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严峻考验。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不管世界格局和力量对比将怎样变化,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最重要的责任,就是要进一步把自己的党建设好,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好。越是改革开放、发展经济,越要加强党的领导、抓好党的建设。根据形势的发展,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我们党提出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命题。

应该说,自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后,总体而言,党在实践中已经锻炼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强。但是面对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一些党员干部、领导班子的思想和作风、方式和方法、素质和本领,明显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

当前,关注民生,全面启动全民医疗保障,取消农业税等惠民、利民的政策,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但是,也有一些问题仍然很尖锐,比如党内的腐败问题,贫富差距及社会公平公正问题等。特别是我国社会已进入利益格局多元、社会群体多元、社会价值多元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最大特征是利益协调难度加大,社会矛盾交织复杂。执政党及其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如何维护好、实现好各群体的合法权益,既是一次艰巨的能力考验,更是一次巨大的宗旨观念和价值观考验。

我们党是执政党,但“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从当前不断增多的群体性事件来看,一些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在处理社会矛盾问题上存在本能恐慌,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改革开放过程中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以某种特定的形式爆发,也暴露了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对老百姓权益的漠视,宗旨观念的淡薄,以及价值观的扭曲。这些都已成为党与人民群众之间不和谐的音符,也是动摇党的群众基础的巨大隐患。

凡此种种,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就显得非常紧迫。

当前,我们党的执政正面临着愈来愈开放、愈来愈透明、愈来愈规范的挑战,要破解这些重大课题,决非易事,需要我们党坚持不懈地努力。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以研究党建问题为主要议题,不啻为一则众望所归、人心所向的消息。尽管,会议还不可能立竿见影地解决所有突出问题,但是既然大量“矛盾”、“危机”已经摆在了党的面前,我们的党将会直面问题、力挽狂澜。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届党的代表大会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事关党的自身建设的改革创新实践不断增多,党的自身建设也在全党乃至全社会的热切期盼中走向新的高度。从基层日趋活跃的党建创新实践和高层密集的基层调研不难预盼:十七届四中全会必将党的建设推向一个崭新高点。

党的建设历来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认真总结党执政以来加强自身建设的宝贵经验,深入分析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研究和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记者刘功润)

党内民主、反腐倡廉、夯实基础是热门话题

即将于9月召开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研究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是重要议题。在建党88年、执政60年之后,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也在全党乃至全社会的热切期盼中“再出发”。

老百姓记忆犹新的是,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四中全会召开,将是围绕十七大设定的党建总目标的具体部署,其重大议题、重要成果,必将影响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党的自身建设的具体走向。

四中全会召开在即,全党乃至全社会对这个正向“百年大党”迈进的先锋队,到底有怎样的期待?全会又将如何回应公众期待?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共中央党校和上海市委党校的几位教授,专家们列举了几组看点“关键词”,并表示:即将召开的四中全会在研究党建重点、破解党建难点、回应党建热点、提升党建高点的同时,还将更加强调对党建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安排。

关键词之一:

党内民主与集中

今年“七一”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进党内民主进行集体学习,这一重大举措被权威媒体解读为是对十七届四中全会重要主题的释放。在采访中,知名党建专家、中央党校叶笃初教授也对本刊记者表示:党内民主建设是前瞻四中全会的热点议题之一,这应该是无疑义的。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党内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近年来,在发扬党内民主、实行党务公开方面,党内民主建设取得了不少成效,特别在基层,无论是从干部选拔环节,还是从选举环节,党内民主都有新的发展、新的探索。然而,党内民主建设在各地、各级党组织中的发展状况并不均衡。叶笃初教授认为:现在的党内民主建设,存在着民主和集中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民主发展存有较大空间,另一方面是集中的落实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在实践中各行其是、对上级阳奉阴违的情况并不鲜见。“只有民主和集中兼顾得比较好,才能做点事,做成事。”因此,无论从党的建设的整体性看,还是从党目前面临的自身建设的重大挑战看,进一步加强党内民主建设都势在必行,社会公众对此也充满期待。

十七届四中全会是否会在党内民主的表述上有重大突破?叶笃初教授认为:从中央全会文件起草的惯例来看,四中全会对党内民主问题仍然将着重于原则的阐明和可行性制度规定。与此同时,要强调“民主”,也要注意“集中”,使二者达到有机结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8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曾就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问题进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讲话强调:“坚持在实践民主中学习民主、在学习民主中实践民主。”“学习民主、实践民主,这很有新意,不妨说是党内民主建设的一种新思维。发展民主,一方面是保护党内生活有序进行,不能搞乱了;另一方面是要反对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的‘家长制作风’。”叶笃初教授谈到:十七大修改通过的新党章中增加的党务公开、巡视制度等内容,也应该会有下文。

此外,据《望》新闻周刊披露:在党内民主一个核心的内容——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激活党员主体意识方面,让7000多万党员真正参与到党的自身建设中来,让全体党员成为党内民主的实践者和推动者是党内民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四中全会可能对此作出新的重要部署。

而在党内民主的另一个关键问题上,即理顺和完善党代会、全委会、常委会等党内“三会”的关系方面,基层的相关工作也已经向前推进。据上海市委组织部同志介绍,以闵行区为代表的对全委会决策机制、规范常委会运行等方面的积极尝试,可以视为本市近年来开展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探索,而兄弟省市的探索也从未止步。有关专家表示:各地党组织已有的实践和探索,或将在四中全会的宏观视野内集中表述,从而在发展党内民主的宏大背景下,进一步审视和把握党内民主发展的高度以及发展节奏。

关键词之二:

反腐败与作风建设

在近年来爆发的数起腐败大案中,严重的制度漏洞和违纪违法干部的嚣张气焰,令社会公众愤怒,令有识之士痛心。

腐败分子虽然是少数,但对我们党、对国家、对事业造成的危害却相当巨大,上海市纪委的一位领导就曾感叹:党内腐败,足以令党和政府的公信度遭到严重破坏,而公信度的修复将是一个相当痛苦和长时间的过程,这才是最惨痛的伤害。不仅如此,党内腐败甚至已经影响到了我国的国际形象,影响到我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的生存发展问题,这也足以给我们敲响警钟。

以公权与私利的不法结合为其基本特征的腐

本文来源:http://www.98iis.net/yanjiangzhici/57164/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