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爱思文秘网!

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不要急、不要停,最终都能解决

普法 时间:2020-04-06

【www.98iis.net--普法】

乐乐妈经常听人说: 孩子只要从小养成阅读习惯,上学后就不用担心 。于是从乐乐三岁起,她开始尝试陪儿子一起读书。可是性格活泼的乐乐就是坐不下来,总在旁边蹦蹦跳跳。她没有办法,只好自己读故事给儿子听,乐乐慢慢也就习惯了这种方式。

但是上小学后,乐乐上课坐不住,不爱写作业,更不爱读书。妈妈着急起来,又开始每天陪乐乐一起读书。可是乐乐总是心不在焉,随心所欲。妈妈气得没办法,只好又放弃了。

阳阳从小跟爷爷奶奶长大,上小学时才回到父母身边。

后来弟弟出生了。平时爸爸在外工作,妈妈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很辛苦,不仅抽不出太多时间陪阳阳,有时看到儿子作业出错、学习拖拉还会发脾气。阳阳虽然平时很懂事,却对妈妈的批评置若罔闻。

妈妈心里觉得很亏欠大儿子,很想改变这种现状,有时就会主动拥抱阳阳,但阳阳总是别扭地把她推开。妈妈试了几次都被拒绝,也只好放弃了。

很多时候,父母完全清楚孩子的问题,也知道放任的后果,却总是陷入 着急 严管 放弃 再着急 的循环。

还有些时候,父母知道自己应该改变,也知道怎样做就会有效果,却总是陷入 焦虑 努力 放弃 再焦虑 的怪圈。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情况越来越糟,父母的心情也越来越无奈。

那么,为什么既有足够理由、又有足够权威的父母,却总是屈服于孩子,甚至眼睁睁地看着他逐渐失控却无能为力呢?

又为什么有强烈的改变现状的需求,也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却总是在孩子面前落败,只能无奈地看着他与自己的希望渐行渐远呢?

01

你质疑过么?

你警醒了么?

以往的教育经历让我们很容易接受众所周知或习以为常的观念,却很少深入思考、甚至质疑。

比如当听到 孩子只要从小养成阅读习惯,上学后就不用担心 这样的话,几乎所有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接受下来,却不会深想这句话的内在含义。

但是只要反问一句: 难道从小不爱读书,上学后就一定有困难么? 我们就会想方设法寻找答案,并且逐渐发现:不少孩子上学后出现听课不认真、学习坐不住、看不进去书的情况,都是源于没有从小养成阅读习惯。

再多了解一些身边人的困扰我们还会发现:有太多父母急迫地想要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培养规律而上进的学习习惯,却因为错过了最佳时期而痛苦和迷茫。

相信如果认识到了这句话的本质,婷婷妈就会明白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 的重要性绝不止于轻飘飘的一句话,而是有沉甸甸的份量和深远的影响。面对女儿时,她也必然会有更大的决心和更多的耐心。

思考的深度会直接影响执行力。所以,如果没有充分的质疑与思考,认识就不可能深刻而透彻,行为上也就很难坚持。

02

你预估困难了么?

你有勇气面对么?

对于阳阳妈来说,无论出于感情还是理智,她都非常希望与儿子亲近,也为此做出了尝试和努力。但是除了时间和体力上的欠缺,让她没有坚持到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面对儿子冷硬的拒绝态度。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任何一个局面的形成,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果,要想改变,也不能指望一朝一夕。更何况,由于相互理解不充分而形成的新的交流障碍,会使沟通变得更加困难重重。

很多时候,那些我们做起来游刃有余的事情,并不是因为它简单,而是我们有足够的预案保证事情的发展尽在掌握。而在处理亲子关系时遇到麻烦和困扰,也不是因为它复杂,而是我们没有足够的经验应对。

因此,父母在准备进行一个改变,或实施一项计划之前,应该充分估计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并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还要让自己鼓足勇气面对孩子可能的抗拒与不配合。相信做了这样细致的事前准备,成功的概率就一定会大大提升。

有了深刻的思考和充分的准备,父母还需要保持怎样的心态,才能有始有终,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呢?

不要急

父母希望在最短时间内改善孩子习惯、解决孩子问题的迫切心情非常可以理解,但是这种急躁的心态很容易使说出的话在无意中伤害孩子,或者做出让自己后悔的行为。

父母应该认识到:能够解决问题的不是 想怎样 ,而是 怎么做 。所以,与其整天唉声叹气睡不着觉,或者对着孩子又吼又叫也不见效果地干着急,还不如通过书籍、网络、老师、专家或亲朋好友找到解决办法。

所谓 磨刀不误砍柴工 。父母应该把时间用在刀刃上,而不是在左右为难的急躁中错过良机。

不要停

都说 万事开头难 ,但真正困难的是遇到挫折时的坚持。

就比如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忍受不了纠结与煎熬的,总会提前离场;而真正坚持下来的,将得到更多的成功和机会。

同样的,这个规律也适用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明知方向正确却知难而退的,后悔与不甘将消磨每个人的积极性;而遇到难题总是想方设法解决的,终会迎来拨云见日的那一天。

不怕慢、就怕站 。只要方向正确,即便每天的进步只有一点点,即便有时还会出现反复,但只要不停下脚步,我们总会离目标越来越近。

每个人都不是天生的教育家,但都可以学习家教知识;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父母,但都可以通过修炼做得更好。

只要我们不着急、也不要停,所有问题都能解决,我们也会为自己和孩子的成长感到骄傲。

本文来源:http://www.98iis.net/zhengfaxitong/41968/

推荐内容